其他
高考综合改革,高中学校该如何调整
昨天
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召开
介绍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有关情况
点击标题阅读
↓↓↓
三是针对性指导选课走班。通过开设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指导、家长座谈会等形式,指导学生在进行学科选择时要兼顾“喜欢的”“需要的”与“擅长的”,将个人兴趣、社会需要与个人特长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理性选择。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王瑞
《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人民的高度关注中,在高考高招的重要时间节点发布实施了。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的“靴子”最终落地,是基于我省的省情和对高考改革的审慎态度,是在总结分析其他省市高考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周密而充分的论证,制定了适合河南省教育实际情况、符合高考改革发展方向和国家人才战略的高考综合改革改革实施方案,对于促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首批河南省多样化发展示范校,从2018年开始探索实施作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构了学生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为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就“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谈几点认识。
一是评价凸显了客观性,要做好客观记录与主动引导的结合。
高考改革的基本模式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两依据”由于呈现的是量化的成绩,因此在操作上比较直观流畅。而“一参考”由于呈现出的是过程性的成长记录,主要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内容,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因此在具体操作和实施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真实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特别是学生的突出表现。
客观和中性的评价导向,并不意味着学校止步于此。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甚至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特别是学校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及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主动提供成长支架,丰富课程供给,提供更多资源与平台,做好师资对接,搭建活动场地和场所,加大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方便信息采集的及时、连续和高保真。
二是评价呈现了连续性,要做好学校意图与个人愿望的结合。
学校取向和学生的自我认识要形成高度契合。即要想取得一个突出的综合素质评价表现,就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要做出突出成绩,获得较高的荣誉,丰富体验经历。如果只关注学生学业发展,他们只会考试科目的学习,那么综合素质评价肯定是不突出的。
高考综合素质评价是过程档案式记录,不是简单的等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块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都在学生叙写成长记录上。成长记录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学生的成长轨迹就是通过事件、经历、数据、成绩、荣誉、成果等具体的东西来呈现的,将来为高校提供学生综合素质材料,重要的一项就是成长记录,因此教育、培养学生坚持写、及时写、真实写,学生写成长记录既是学校的培养要求,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
三是评价体现了严肃性,要做好管理工作与监督制度的结合。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充分运用全省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平时学生的表现由各高中学校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动态地、过程性录入,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为了保证信息录入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健全信息确认、公示投诉、申诉复议、记录审核等监督保障制度。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推进学生发展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 叶小耀
《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明确了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特别提出了落实新高考改革“要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创新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模式”。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选课走班的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尤为重要。
对普通高中学校而言,学生发展指导是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是普通高中育人功能体现的重要措施,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完善现代化学校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19号)要求示范校“在开发选修课程、推进选课走班、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作为国家级“双新”示范校,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近年来在构建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拓宽育人渠道方面开展了系列思考,推动了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定经验。总的来说,落实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抓好一体设计,加强全面统筹
学生发展指导涵盖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多个方面,是一项既平行又包含于德育和教学之中的全新工作。如果简单将其归属于教学或德育部门,必然影响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和开展。为此,要成立学生发展指导暨生涯教育专门机构,在校务会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统筹、规划、推进和管理工作。同时在“三全育人”基础上,学校要构建“人人导师制”指导模型,将学生发展指导渗透进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和服务保障的各个方面,形成“人人参与、全面指导、系统保障”的发展指导体系。
二、实现两项结合,完善指导机制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是整体而全面的。所以,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必须达成过程性和个性化的统一,实现双延式对接与个性化指导两项结合。针对学生成长的系统性,学校要在做好高中三年递进式选学选考指导的同时,前延初高中适应衔接,后延毕业及就业跟踪指导,构建一体化指导机制;针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学校要实现个性化菜单式定制指导,在丰富的指导课程和“人人导师制”保障下,结合综合素质评价,一人一档建立学生发展指导档案。
三、开设三类课程,丰富育人体系
学校育人的载体是课程,课程育人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途径。因此,做好课程建设既是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内在要求,也是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必然条件。为此,学校要构建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体验的三位一体式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
1.自我认知课程。要系统开发智慧课堂大数据信息平台,生成了涵盖学生学业水平、性格兴趣、价值追求、能力评价、生涯设计等自我认知型数据平台系统,使学生成长可视化,评价管理有依据,发展指导有标准。
2.职业认知课程。要积极扩宽渠道,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校园,邀请校友担任学长导师,介绍大学及所学专业;邀请家长、行业精英走进课堂,还原行业与职场样态;邀请专家教授开展生涯职业讲座。除此之外,要组织学生通过职场精英访谈、职场体验等形式进行学习实践。
3.社会体验课程。社会体验课程要依托社会实践和研学体验活动,加快课程化建设步伐,实现《普通高中学生社会体验课程设计》系列校本课程的整体构建。
四、强化四个构建,保证工作实效
总结学校探索经验,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要始终在四个方面形成系统性建构。一要把握阶段特点,统筹安排指导内容。要明确学生需求和学段定位,递进式开展发展指导工作,科学统筹内容设计,牵好“牛鼻子”,打好“组合拳”。二要运用现代技术,确保发展指导效果。只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信息闭环,做好跟踪指导,才能确保学生发展指导实效。三要常态指导研究,优化发展指导方法。不断开展并强化常态学生发展指导研究并持续优化发展指导的过程方法,是强化学生发展指导实效的必由之路。四要强化多维整合,完善发展指导机制。学生专业选择和职业认知要与学业修习、价值观引导紧密结合,实现职业体验、科学探索、人文情怀、价值追求的统一是学生发展指导的终极方向。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